凉山新闻联播 |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到德昌复烤厂调研

[郭燕] 时间:2025-04-05 08:38:41 来源:三头六面网 作者:王凯骏 点击:167次

场景三:现金数字化 似乎现金的数字化与准备金的数字化(即前述的数字存托凭证)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前者面向社会公众,而后者仅局限于银行间流通,但面向社会公众就引发了一个难题,倘若允许公众在中央银行开户,中央银行将面临着极大的服务压力,并可能引发存款搬家,导致狭义银行。

实体经济萎靡不振,大量资金涌入虚拟经济,而目前经济生活中本就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即经济的金融化,这种现象,随着资金大量涌入虚拟经济而进一步的加深,乃至影响到经济的各个方面。这次危机刚开始时,全世界突然出现美元荒。

凉山新闻联播 |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到德昌复烤厂调研

一是解决企业、解决单位、解决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如果资产成为不良资产,经由资产负债表效应,整个经济便会面临巨大的负面冲击。好在中国比较早地度过了第一个阶段,稳步地复工复产,各方面都在恢复过程中。面对冲击,中国很难独善其身,只能争取相对好的结果。除非我们采取直升机撒钱这种理想化的理论模式去量化宽松,大部分资金都到不了一般群众和中小企业手里,而会集中到资本所有者手里。

我们必须对此保持充分的警惕。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国际上特别是国际金融领域,一个排斥人民币、排斥中国的同盟正在形成。利用金融职能的转换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而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互联网金融引领的互联网+模式无疑引发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鲇鱼效应,金融领域创新迭出,第三方支付、网络借贷等众多方面开始领先于国际水平。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金融业发生了巨变,但在路径选择上是以政府主导为主,具有政策导向下强制与渐进演进并存的趋势。若得不到有效平衡,可能出现改革开放之初那种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困境。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证明,什么时候比较正确地认识金融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金融的发展就比较健康顺利,它在支持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成就也越大。新中国金融体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革命战争各个时期所建立的金融业,它们以集体或国家的资本为主提供各类金融服务的方式一直承续下来。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早已超越了传统金融对经济的从属性、被动性地位,金融在经济中不仅处于主导地位,而且从经济中分离出来,呈现出独立发展的趋势。作者简介:兰日旭(1971- ),男,福建武平人,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金融理论和近现代金融史、中外经济比较研究。

凉山新闻联播 |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到德昌复烤厂调研

这样,在金融功能的定位上,中国完全转向和确立了调市场的目标,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合作金融等银行类机构和其他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加快了改革与发展进程,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实现了商业化改革。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处于从属地位,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独立发展会产生资产价格泡沫,发生金融危机,危害金融安全。这点,不仅在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报告中均有相应表述,而且还在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十部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表述的更加清晰,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要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有余地和空间。

四是金融业发展中的行政化色彩浓厚,但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金融的变迁中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市场化——非市场化——市场与政府间游移——市场化的过程。李德主编《新中国金融发展历程》,人民出版社2015年等。

1979年至1993年之间,中国明确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上对计划与市场关系存在巨大争论,由此反映在金融发展上,中国虽然确立了建立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但在金融功能上则停留在管资金与调市场之间的游移,由此也导致了金融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某种程度背离,引发经济过热等问题。内容提要:新中国近70年的金融变迁复杂而曲折,大致经历了两个明显的阶段。

凉山新闻联播 | 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领导到德昌复烤厂调研

二是1953年至1978年期间,管资金职能的确立。改革开放至今,中国金融发展的主线则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化和确立的背景下,日益形成以中央银行为中心的多元化金融体制,建立了调市场的金融功能。

它涵盖了与物价有紧密关联的货币供给,银行与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体系,短期资金拆借市场,证券市场,保险系统,以及国际金融诸多方面③。在此之间,中国有效处理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使中国金融发展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从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至今,中国金融的发展基本可以划分成两个大的阶段。2012年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13)我们在推进金融发展、提升金融竞争力的同时,如果金融监管与创新得到有效处置,那金融必然能够获得较快发展。在此期间,国有银行仍然身兼两任,既经办政策性业务,又从事商业性业务,距离真正的银行还存在很大差距。

对源于发达国家的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政府采取了开放包容、先松后紧的政策,由此使中国互联网金融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在体量和规模上超越了任何一个发达国家,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11)经济与金融之间关系顺畅,中国经济必然获得快速发展。

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等困局,资金流动存在避实就虚的趋向,加剧了中小企业的麦克米伦缺口、中下层民众融资和理财难题,而长期经济快速增长又使广大民众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上升,对金融服务需求增加。这样,金融机构几乎高度集中到中国人民银行一家。

在此背景下,以P2P、众筹为主体的纯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在开放、包容、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精神下,部分弥补了现有金融服务的不足,覆盖了在时空、人群、企业等方面的原有金融服务盲区,部分降低了融资难的现象。此时,金融的基本功能逐步得到恢复,只是还处在管资金与调市场之间游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的发展也还很不规范。

完成人民币汇率并轨改革,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的改革也得到了深化,至今已经有92%的项目实现了完全或部分的放开。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搅动了整个金融领域在技术、产品、服务上的创新浪潮,推动了中国金融领域中的诸多方面渐趋领先于国际水平,在模仿与创新、市场与政府关系处置等众多做法上又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镜鉴⑨。①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无疑使金融一直成为学术界、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领域。在银行类机构中通过财务整理、引进战略投资者、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等步骤,提升自身实力、完善了公司治理,至今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业务经营更加多元化。

改革开放之初,虽然不断把中国人民银行的商业化功能剥离出来,设立相应的金融机构,但新设立的机构仍然肩负着政策性与商业性任务。⑨参见兰日旭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镜鉴,《产业与科技史研究》,2017(2)。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首先把中国人民银行从财政部合作办公中独立出来,恢复中国人民银行系统、银行秩序和必要的规章制度。三是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相对一致性。

1993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新中国建立之初,根据《共同纲领》,中国围绕中国人民银行对官僚、民族、外资等不同资本成分的金融组织进行分类整合,以构建起新中国的金融体系。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至今的金融变迁过程的梳理及特征的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一是新中国金融的变迁虽然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前一阶段金融功能被严重抑制,成为财政的附庸,充当结算、出纳为形式的管资金单一职能,后一阶段在经历一个管资金与调市场之间的短暂游移之后,至今基本实现向调市场的定位和转变。1994年以来,中国金融在政府政策的推进下,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得到了确立,货币政策工具日益多样化、目标明确。但从新中国金融近70年的变迁来看,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新中国成立50年、60年,最新的也就写到2011年②,而对于之后则无相应接续研究,之前研究中的某些领域也存在明显不足,极少从金融功能的视角来分析其变迁。或者像改革开放之前那种金融功能完全被抑制,无法发挥对经济服务的促进作用,金融只是财政的一个附庸,充当结算、出纳为主的管资金单一角色。

二是金融发展中有效处理了经济与金融之间的关系。2017年四大国有银行分别与BATJ建立密切合作,推进科技金融的发展。

金融市场的发展则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多部门管理中行政化色彩极其严重。金融是经济的血脉,经济决定着金融发展的轨迹。

一是金融发展中要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在革命战争时期金融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新老解放区金融的整合,构建起新中国的金融体系,之后适应社会经济体制的需要迅速确立以管资金为职能的相对单一的金融体制。

(责任编辑:东山少爷)

相关内容
精彩推荐
热门点击
友情链接